您的當前位置: 中國鍛壓網 > 資訊中心 > 正文|
站在“互聯網+”的風口,機器人、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檔數控機床、航空航天裝備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10大領域,3月25日“領到”國務院派發的政策“紅包”——財稅、金融、人才等政策傾斜。 李克強總理25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,我國正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中,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。部署加快推進實施“中國制造2025”,實現制造業升級。會議強調,要順應“互聯網+”的發展趨勢,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,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領域。 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“中國制造2025”是一個制造業發展的戰略,要以質量為先,重視基礎,綠色發展,借勢“互聯網+”發展,創新驅動,推進強化工業基礎能力,能夠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,促進中國經濟提質增效。 工業互聯網可貢獻3萬億美元GDP 會議認為,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“中國制造2025”,對于推動中國制造由大變強,使“中國制造”包含更多“中國創造”元素,更多依靠中國裝備、依托中國品牌,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、向中高端水平邁進,具有重要意義。 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表示,“中國制造2025”實質上就是中國版的“工業4.0”,而“工業4.0”的制高點在于工業互聯網。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“互聯網+”戰略的重要發展方向。 據工業互聯網領域權威機構GE測算,工業互聯網有望影響46%(約32.3萬億美元)的全球經濟。未來20年,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左右GDP增量;且應用工業互聯網后,企業的效率會提高大約20%,成本可以下降20%,節能減排可以下降10%左右。
眾多利好之下,制造業該如何借勢“互聯網+”?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認為,中國制造企業的智能互聯發展戰略可包括,產品智能互聯化戰略,把新興信息技術融合到產品中形成智能互聯產品;人才結構多元化戰略,適應資本結構的多元化實現多元化人才和技術需求;產業生態系統優化戰略,將不同產業間的優勢互補。 |
![]() |
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:掃一掃,立即關注!
關注"中國鍛壓網",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。 添加方法1: 在“添加好友”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:chinaforge 添加方法2: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|